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二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中国政治制度转型失败的原因。
-
原因:
①民国初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破坏中国民主;
②北洋军阀独裁割据,无力实现民主政治;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或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④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国民整体素质低下,不能承担公民的政治责任。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材料一:1782年,华盛顿一位过去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ldq
- 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
-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
- 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
- 材料一:德国总统由全体德意志人民选
- 材料一英国的工业革命一爆发,法国就
- 英国女王出访德国应被接待的规格为()
- 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呈现的是“
-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
- 有一本书名为《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它的
-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中,制宪代表富兰
- 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
-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版图的变化情
- 英国君主立宪制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相同
-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时法国当时处在(
-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
- 英国卫报报道,2013年4月17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