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一:19世纪晚期德国的幼儿园在F.W.A.福禄贝尔推动下有很大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数量不断增加。以普鲁士地区为例,1867—1881年间新建的学校达6000多所。而职业教育与实科学校教育的发展尤为突出,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马立志《成功的教育》 材料二: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开设的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年起兼课珠算”;“中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实不必分科”;“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废止旧时奖励(科举)出身”的作法,一律称该类学校的毕业生;“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 ——摘编自裘士京《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要开发有关自然科学学科的全国统一标准,将数学和自然科学列入5门核心课程(另外三门是英语、历史和地理)中。1986年,法国国民教育部公布高中课程改革计划,规定必修课设物理和自然科学。各国在课程的设置上,把人文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原联邦德国和英国都把人文科学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这其中,为了重建精神价值,恢复道德教育,各国都对道德价值观念和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越来越把道德价值观念结合进“课程设计”和“校外教育设计”之中。 ——摘编自卜玉华《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材料三反映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课程改革的什么发展趋势,并简要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
趋势:在课程内容上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并重(结合)。
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国家间科学技术竞争加剧。同时,物质基础与精神价值观之间谋求平衡。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华盛顿说:“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
-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
- 1901年,法国等十一个国家迫使清政府签
-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
- 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法兰西共和政体确立
- 英国和美国都是近代较早确立代议制的国家,
-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立法权委
- 2008年10月胡锦涛主席举行隆重仪式欢
- 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李剑鸣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建国者在
- 材料一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①凡未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
- 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
-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 1871年德意志宪法所规定的政体相似于今
- 下面是l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德两国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