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心电图记录与测量。
- 为了便于了解心脏电活动,对心电图各波及各间期的测量成为心电图的关键,为此,心电图记录使用统一标准的心电图纸。其横向(长度)代表时间,用秒(s)表示,纵向(宽)代表振幅高度,用毫伏(mV)表示。心电图纸印有两种正方格,每个大正方格内有5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的边长1mm,时间代表0.04秒,振幅代表0.1mV,以此类推,大方格为5mm,代表0.2s的时间和0.5mV的振幅,横向的5个大格则代表1秒。
测量心电图时,根据各波所占有小格的数量推算出时限和振幅,图4-1-1中的PR间期长度占4个小格(0.04秒×4=0.16秒)。还可根据描记的P波或QRS波与大方格的比例,计算出心率。例如:计算心室率时,每5个大方格出现一次QRS波,即RR间期1.0秒(1000毫秒),心室率60次/分,每4个大格出现一次QRS波,即RR间期0.8秒(800毫秒),心室率75次/分。

心电图各波时限和间期:心电图除了P、QRS、T波及ST段外,还有电活动经过心脏不同部分传导、扩布所需时间的间期,例如:PR间期、PJ间期以及QT间期等。测量心电图各波时限及间期是了解心脏电活动最直接的方法。
(1)P波时限:心房肌除极时间,正常值小于0.11秒。
(2)QRS波群时限:电活动通过心室肌传导与扩布的时间,正常值0.06~0.10秒(即2~3个小方格),心室出现传导异常时QRS波时限增宽。
(3)PR间期: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正常PR间期值0.12~0.20秒,相当于3~5小格,该间期是心房开始除极和激动在房室结延迟传导的时间。
(4)PJ间期: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的终点(J点),是心房除极、房室结传导和心室除极时间,正常值0.26s。
(5)QT间期:QRS波起点到T波结束,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总时间。由于QT间期长度随心率变化而改变,因此,临床应用校正的QT间期(QTc)消除心率的影响.正常值<0.44s。
(6)PP间期:第1个P波起点到第2个P波的起点,该间期代表两次心房除极间隔时间,通过该间期可计算出心房频率。
(7)RR间期:第1个QRS波起点到第2个QRS波起点的长度,该间期代表两次心室除极间隔时间,通过对该间期的计算可得出心室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血友病()
- 消化性溃疡()
- 男性,28岁。近2年反复发作左下肢红、肿
- 女,80岁,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后,因伤口
- 从临床症状、病程和转归来分类,病毒性心肌
- 中心性发绀常具有下列特点()
- 女,20岁,发热20天,体温最高39.3
- 心肌梗死的合并症及后果可能为()、()、
- 心室肥大的特点。
- 营养不良()
- 在左侧卧位时腹痛可减轻,这种情况常见于下
- 心源性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 淋巴结检查时应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心
- 关于非结合胆红素,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男性,68岁,胸闷、心慌1个月,曾昏倒1
- 关于上消化道出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女性,40岁,下肢水肿,查体:心尖区限局
- 每分钟肾血流约占心排出量的()
- 患者,男性,26岁,主诉吐血。在询问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