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点值法是如何表示空间事物的数量特征和分布状况的?
- 点值法表示离散地理现象的分布。它以区域单元内的地理统计数据制图,和等值区域法一样,它必须获得区域单元的行政界线图和相应的统计值,例如以乡为统计单位时,应有乡界线的底图和统计数据。在制作点值图时,首先对区域单元的限制因素进行过滤,勾绘出不可能表示主题信息的区域,剩余的地区才是能布设点状符号的地方。点状符号的最合理直径为0.5—1.0mm的圆点,也不排斥直径大于或小于0.5—1.0mm的圆点、方形、等边三角形的点状符号。布点时,还要注意不要有意无意让开区域单元界线,这样会出现删去界线后不合理的现象。点值法应用于多项数据制图时,各项数据可采用不同色相的圆点来表示,圆点的直径也可以有变化。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影响地图设计的视觉心理因素有哪些?
- 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线间的()。
- 长度变形用Vμ表示。当Vμ>0时,表明投
- 地图投影中为什么会产生变形?地图投影变形
- UPS投影是()。
- 卫星影像图的产生和编制过程包括哪些?
- 简述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
- 什么是地图学?
- 地貌表示方法中具有可量测性的方法是()。
- 地图符号具有哪些功能?
- 地图的直观性主要是体现在()。
- 任一点处都有二个不同的等长方向的投影是(
- 在点状符号中,定位优先级最高的是()。
- 最早研究视觉变量的是()。
- 关于河流的选取,下面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 地图符号设计中应用的视觉变量包括()、(
- 有关制图综合过程的叙述下面正确的是()。
- 下列哪一项不是地图上表示地貌的目的?()
-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
- 下列哪种情况是为了保持地貌形态特征而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