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在20世纪60-70年代,全球进出口贸易85%以上使用信用证作为结算方式,但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1995年底的统计,全球贸易中使用信用证结算的比重为18%左右,其余均为非信用证结算,其中又以赊销为最多,从区域看,欧美等国的信用证结算比率占进出口总额的10%以下,东亚国家使用信用证的比率在15-28%之间。试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动?
- (1)信用证结算本身不足之处,①业务流程刻板,手续复杂,缺乏效率;②不能完全消除信用风险;③结算成本较高;④信用证的特殊性很容易给买方造成风险等。(2)世界经济全球化下,跨国公司公司内贸易下采用非信用证结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3)其他结算方式的替代效应,如银行保函、FORFAITING、保理、出口信保等替代了信用证的融资、担保等功能;(4)贸易方式中服务贸易、工程承包、招标投标、套期保值等比率提高,减少了贸易项下的结算量。(5)全球信息化、网络化作用下,对企业的资信的了解与约束力大大提高。(6)世界货物贸易中,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市场竞争激烈,买方的谈判地位一般过于卖方,采用赊销等结算方式,对买方更有利。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装运(船)通知()
- 第一次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对外经济政
- 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区域内货物的完全自由移动
- 在我国同日本发展双边贸易中,我国处于优势
- 当外贸经济效益的宏观与微观产生矛盾时,要
- 我国利用外资的第二次战略转变是()
- 简述《中国对外贸易》这门学科的基本内容。
- 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待遇,主要依靠以下内容体
- 出口生产体系
- 经济体制的要素包括()
- The buyer should ope
- 工商业扩张导致()
- 认为消费者不够理性和成熟,企业卖什么,顾
- We have lodged a cla
- 下列单据中,只有()才可用来结汇。
- 根据《关于对有缺陷的产品的责任的指令》的
- Pleases end us the a
- 由于计划、财政、价格、税收、物资管理体制
- 1999年初,原中国外经贸部会同科技部,
- 计算题:我国某出口货物的CIF价为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