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中医捏脊方法,应怎样操作?
-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
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关于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说法错误的是
- 动则气短,头部空痛,自汗或盗汗、心悸失眠
- 中医有“产前一盆火”,“产后一盆冰”之说
- 4~6岁儿童体检的内容应包括()。
- 治疗高血压病所致的水肿,下列哪项用药是错
- 老年人中医血瘀质量表条目有()。
- 下列哪些物品属于新生儿访视包应备物品?(
- 开展接种前除了必要的告知相关事项外,要询
- 对血压显著增高多年的病人,应用降压药物使
- 继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是()
-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 对于不具备严重精神障碍诊断条件的地区,可
- 抗结核药物宜采用()的服药方式,一日的药
- 健康教育印刷资料应()发放。
- 儿童的体重低于同身高、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
- 动态血压是指患者佩戴()血压监测仪记录的
- 以下哪种情形属于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
- 发生水痘散发疫情时,应急接种对象是()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不包括()
- 联合用药应遵循以下哪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