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城镇体系的等级规律?
-
城镇体系的等级规律包括:
1、等级规模法则。齐夫准则:城市规模和其级别可概括为一种函数关系,即:Pr=P1/rq,式中:Pr是城镇体系中第r级城市的人口数。P1为区内第一级或最大城市的人口数。r是城市的级别。q为参数,视地区而不同。当q=1时,则为规则序列分布。当q>1时,则为首位型城市分布,即首位城市的规模比其他城市大得多。当q<1时,则为中间序列比较发达型城市分布。
2、首位城市法则。⑴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⑵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⑶首位度指数:包括2城市指数(首位度),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4城市指数:S4=P1/(P2+P3+P4);11城市指数:S11=P1/(P2+P3+„+P11),这比只考虑两个城市更能反映城市规模分布的特点。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人力和()。
- 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有哪些?
- 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区域理论对于区位选择
- “内生发展”与“外部推动”是如何作用于区
- 试述地区形象塑造的主要内容。
- 区域经济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该主体自始
- 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战略内涵?
- 区域经济政策
- 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和
-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
- 要素密集度产业分类法
-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价格与
- 产业布局政策
- 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
- 下列属于专门化职能的城市有()
- 地域结构发展中的“地域障碍”有哪些,障碍
- 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从经
- 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 美国地理学家邓肯于1933年首次提出了系
- 区域经济补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