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模拟常见异常步态,分析其步态特征。
  • 1、短腿步态:肢体不等长,可出现短腿步态,如一腿短缩超过2.5cm时,患肢在行走支撑时可见骨盆及肩下沉,故又称斜肩步,摆动时有代偿性足下垂。
    2、减痛步态:当各种原因引起患肢负重疼痛时,患者会尽量缩短患肢的支撑期,使对侧摆动腿呈现跳跃式快速前进,步幅缩短,又称短促步。
    3、周围神经损伤步态:
    1)、臀大肌步态:伸髋肌无力时,患者常使躯干用力后仰,使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运动,形成仰胸凸肚的姿态。
    2)、臀中肌步态:髋外展肌无力时,患者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故患者在支撑期使上体向患侧弯,使重力线在髋关节外侧通过,以便依靠内收肌来维持稳定。同时为了防止对侧髋部下沉,带动对侧下肢提起及摆动。两侧髋外展肌肉损害时,步行时上肢左右摇摆,状如鸭子,又称“鸭步”。
    3)、股四头肌步态:当股四头肌无力时,在患腿支撑期不能主动维持稳定的伸膝,或患者常代偿性的使身体前倾,让使重力线在膝前方通过,从而使帮助膝被动伸直。此时髋微屈可加强臀肌及股后肌群的张力,使股骨下端后摆,帮助被动伸膝。在支撑早期利用膝的持续过伸作为一种代偿性稳定机制。严重者如同时有伸髋肌无力,则患者顺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又称之扶膝步。
    4)、跨栏步态:胫前肌无力时下垂,摆动期增加髋及膝屈曲度数以防足趾拖地,形成跨栏步。
    4、中枢神经损伤步态:
    1)、偏瘫步态:典型的常表现为患足下垂,内翻,下肢外旋或内旋,由于下肢伸肌群痉挛,故膝不能放松屈曲,摆动时常使患者沿弧线往外侧回旋向前,又称回旋步,上肢常呈屈曲内收。轻症患者步态差异较大,可接近正常或仅有轻度垂足步态。
    2)、帕金森步态:帕金森病或基底节病变时,步态短而快,有阵发性加速,不能随意立停或转向,行走时缺乏手臂摆动动作,称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
    3)、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步行摇晃不稳定,不能沿直线行走,犹如醉汉,故又称酩酊步态。
    4)、剪刀步:又称交叉步。多见于脑瘫及高位截瘫患者。因内收肌痉挛,步行时两髋内收,两下肢交叉,又膝互相摩擦跳跃,呈现现步态不稳。
    5)、关节挛缩步态:膝关节屈曲位挛缩,可能表现为类似于一侧肢体短缩的步态,而膝的伸直位挛缩者,摆动时可表现为类似于回旋步、或健侧踮足以代偿患肢过和的步态。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