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
- 以下对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表述
- 1912年8月,宋教仁为推行政党政治和建
-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
-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
- “清军工程第八营二排长陶启胜查铺至第五棚
- 1911年4月在广州发生的起义所以被称为
-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
- 1915年12月25日,反对袁世凯称帝,
- 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的时间是()
- 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
-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 1903年,()发表了《警世钟》和《猛回
- 20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陈天
- 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将内阁制改为
- 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 辛亥革命前,中国留学生陈天华在东京为揭露
- 下列哪些组织是由孙中山组建的()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它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