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 福建某水电站3名职工目睹少年身处险境却见死不救,事后3人遭遇到舆论、伦理和内心的多重拷问,背上了“见死不救”的恶名。对于这些职工的行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认为,他们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但必须承担道义上的责任。整个事件体现了()。 ①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主要靠道德调整 ②道德的评价标准是人们的利益所决定的善恶、荣辱观念 ③道德主要通过个人良心、社会舆论,自省等方式起作用 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这节公开课结束时,老
-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
- 2013年10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焦
- 思想政治课程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字与音像
-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
- 2010年12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中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
- 2007年5月2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
- 某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探究。甲组同
- 2013年7月16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
- 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的课程资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
-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立法法
-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
- 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到自己收入绝对额
- 智慧城市是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
- "智子疑邻"告诉我们()
- 《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