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下面是一组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问题的材料。 材料1: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 材料1的合理性是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的作用,强调一种民本主义。局限性是民本史观而不是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的角度提出问题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耗散结构理论不包括()。
- 毛泽东晚年的思想也是毛泽东思想吗?
-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
- 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
- 判断一个认识是否为真理,就看它是否与客观
-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 简述意识能动作用及其主要表现。
- 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
-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在瓦窑堡
- 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
- 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心理的是()
- 揭示物质世界发展的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三大
- 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
-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 随着电脑的发现及其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类在
- 凡是商品都有价值,商品价值量是根据劳动者
- 简述认识的主客体。
- 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对
- 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