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析康有为“公养”、“公教”思想。
- (1)公养、公育是康有为的理想教育制度。其思想基础是康有为的建立大同世界的政治理想。他认为,要建立大同世界,就要实行政治改革,其核心就是要打破家庭界限。
(2)相应地,教育要实行儿童的"公养"、"公育"制度,即儿童教育完全由政府负责;人人由社会负责受教育,直到20岁。为此他设计了一个从胎教到大学的"公养"、"公育"的理想教育制度。
(3)康有为的这一思想是一个终身教育计划,贫富平等,男女平等,二十年一贯制。这虽然至今都无法实现,但有着鲜明的民主性和反封建性,是进步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
- 在以“认识水”为主题的一次科学领域的教学
- 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 想象是对不存在的事物进行加工的心理活动。
- 贯彻直观性原则,上课时教具越多越新颖,教
- 我国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在(
- 个人或组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未来的一定
- 论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
- 试述父母和教师应如何让幼儿保持健康的情绪
- 强制性规范
- 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
- 对幼儿来说,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儿童的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操作活动
-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而进行的划
- ()又称达尔文反射。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
- 一个完整的教育评价程序一般包括三个环节:
- 张老师在指导早期阅读活动时总要花很多时间
- 20世纪初,美国学前教育形成以()为主体
- 格式塔心理学派总结的知觉组织原则有()
- 1922年11月我国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