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运用收益和成本分析法来说明一国加入通货区的决策是怎样形成的?
  • 最适度通货区理论是在经济特征与汇率相结合的情况下,说明什么样的情况下实行固定汇率和货币一体化是最佳的。首先明确提出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的是罗伯特·蒙代尔。他提出用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他忽视了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的特征,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有可能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其次,蒙代尔也没有认识到区分资本流动和劳动力流动的重要性。劳动力迁移只能影响一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而不能成为解决国际收支短期波动的一个机制。
    罗纳德·麦金农提出应用经济高度开放作为最适度通货区的一个标准。其缺陷首先在于他以世界其他各国普遍具有物价稳定为前提来考察汇率变动的后果。其次,其考察的主要是经济高度开放的小国,其开放性指标对于大国而言意义不大。第三,麦金农的重点放在贸易账户上,忽略了资本移动对汇率制度和国内经济的影响。彼得·凯南提出以低程度的产品多样化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凯南的基本出发点在于按国际货币的被动性权力来划分最适度通货区。
    其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国际货币的主动性权力,即迫使别人采取符合自己愿望的行为能力在汇率制度选择中的作用。其次是忽视了资本移动对国际货币被动性权力的影响。除了以上三个派别之外还有,詹姆斯·伊格拉姆提出的用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一个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爱德华·托马斯提出的用政策一体化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哈伯勒和弗莱明则提出用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标准。
    尽管上述各项标准都片面地理解了货币和汇率的职能和本质,但我们也应承认:所有这些标准,每一个或多或少都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客观变化。只有把6项指标综合起来,才能对区域货币一体化作出较完满的解释。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