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推荐一部对外汉语教材,谈谈推荐的理由。
-
《新实用汉语课本》是为以英语为母语或媒介语的学习者编写的一套新的系列汉语教材。全书共六册70课,可供大学一至三年级(每周4-5学时)教学之用。前三册共38课,介绍基本语音、汉字、词汇、句型和功能项目;第四册为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第五、六册共20课,为中级阶段。
《新实用汉语课本》继承了原《实用汉语课本》深受世界广大使用者欢迎、并经过时间考验的一些主要特点,并参照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等级大纲。为了使汉语学习变得容易、有趣,新课本又作了全新的设计,体现了很多创新与突破。
1.学习者将与书中的主人公——外国留学生丁力波(古波和丁云的儿子)、林娜、马大为一起生活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通过他们与中国同学、老师、记者和导游等交往的有趣经历,不但可以学到地道的汉语,而且能了解到中国的社会和文化。
2.每课之前有“导入语”,告诉学习者在本课中能学到什么,学完这一课能用汉语做什么,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3.强调以任务为目标的情景、话题和功能项目的学习,要求学习者从一开始就学习用汉语进行交际。
4.重视汉语语音、汉字、语法、语素、词、短语和话语的教学。采用圆周式的编排,通过四次大的循环和很多小循环以及单元复习,循序渐进,不断重现,螺旋上升,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基本语言结构。
5.按汉字结构规律,采用先学习汉字笔画、部首、部件和独体字,再组合成合体字的新方法,帮助西方学习者认、写奇妙的汉字。
6.强调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训练和平衡发展。教材提供了大量课内和课外的练习材料,包括广告、时刻表、报刊标题等真实材料,练习形式有20多种。
7.扩大题材范围,加强教材的趣味性。第一、二册结合校园及日常生活,介绍与汉语表达和理解密切相关的习俗文化;第三、四册围绕青年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第五、六册着重介绍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
8.教材内容弹性安排,具有对不同起点和不同需求者的广泛的适应性。课本体例:每课包括导入语、课文、生词、补充生词、注释、练习与运用、阅读和复述、语法、汉字、文化知识。
书后附有繁体字课文、生词索引和汉字索引。每册课本都配有《综合练习册》、《教师手册》以及录音带、多媒体光盘。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全盘西化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 我国民族商业和手工业对农业经济生产起何作
- 举例说明什么是词的本义。
- 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
-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
- 《江格尔》哪个民族的英雄史诗?()
- 《礼记》解释服三年之丧的原因是从尊的角度
- 什么是原始道家的智慧?
- 清王朝对内实行文化高压政策,最突出的就是
- 数量指代有()、()和纯粹数词指代等类型
- 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的“直立之
- 历史上修建过长城的时期有()。
- 下列训诂术语用来校勘古代文献中错字误字的
- 在东汉顺帝时,倡导道教于四川鹤鸣山的人是
- 中国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 下列关于大蒐礼的说法,错误的是()。
- 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释词题
- 下列句子带插说语的是:()
- 阕
- 区别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