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谈谈对修辞的认识。
-
人活在世上,必然要与别人打交道;与别人打交道,就不能不使用语言;使用语言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言语行为的有效性,也就是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言语表达满足交际的需要,实现交际的目的。当然,关涉言语行为是否有效的因素很多,但修辞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很多时候,人们写文章也好,说话也好,反复地修改,字斟句酌,其实就是在修饰此举,就是想怎样更好地传情达意,希望取得满意的交际效果。古人为文作诗讲求“炼字”,“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等,都说明修辞的重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说什么,怎么说,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这样的言语行为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可称得上是言语艺术了。因为“艺术”就是含有美得价值的活动,或者这种活动的产物。
修辞不是一个问题,它影响到能否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正如孔子所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现在人们一般把“修辞”一词的含义界定在三个方面:
一是指修饰文句使表达更加准确、生动的言语行为,即修辞活动;
二是使语言运用达到理想效果的手段、方法或规律等;
三是指以修辞活动、修辞规律、修辞方法等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即修辞学(包括修辞著作)。
不过一般而言,一提到修辞,主要还是修辞活动。
应该说,“修辞”三个方面的含义是紧密联系的。修辞是人们在长期语言运用的实践中产生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为了更好的表达以求得最好的效果,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对语言工具的加工。而从现代交际学的角度讲,“说什么”固然重要,但是“怎么说”也许更重要。
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传达信息,不仅要表达得准确无误、清楚明白,还应该力求生动形象、妥帖鲜明、连贯得体,尽可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在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确定的前提下,如何积极调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以加工后的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获取最理想的表达效果,这种语言加工的实践活动就是修辞。
语言中,同一思想内容可以选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而这些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讲修辞离不开语言材料、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学修辞也必须以既定的内容和语境为依托,从语言材料入手,看其采取的修辞方式是否恰当,产生的表达效果是否最理想或比校理想。因为特定的内容和语境决定了最佳表达形式只有一种,表达者必须有效地进行修辞活动,觅求到这唯一的语言形式,才能产生所追求的最佳表达效果。修辞最佳效果的产生,得力于对语言近义形式的严格选择和在对比中作出的精心的调整。
什么是好的修辞,修辞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是修辞活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修辞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满足交际目的;
2、适应言语环境;
3、坚持不断创新。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利奇的“礼貌原则”包含的六项准则:()。
- 言语交际有哪些基本要求?任举一例对其中的
- “玲珑、苗条、星星、看看”这些词语分别属
- 杜甫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简述言语交际有哪些功能。
- 从交际类型看,演讲属于独白型、正式型和口
- 孔子所说的“文质兼备”就是要做到语言的内
- 不具有幽默能力,就等于不具有社交能力。
- “含蓄”的两种表现形式:“()”、“言未
- 俗语“打破砂锅璺(问)到底”,是运用了谐
- 爸爸逗四岁的小明说:“小明啊,要是爸爸和
- 推敲”这一典故出自于唐代诗人()的诗中。
- “朱元章出身贫寒,是道地的‘红五类’”,
- 话语词项的减少体现了表述简洁的要求,如“
- 把状语和定语放到中心与后面,这样的句子叫
- 话语规范准则的具体体现为()。
- A.主任:小王,给我打壶热水,把茶沏上。
- 差别 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
- 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 幽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