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什么叫“刑”?
-
“五刑”和“九刑”分别指什么?刑是戗(qin)的借字,“刃、戗,刑也”(《集韵·唐韵》)。刑必留下创伤、疤痕,因而周代常以刑、杀并称。古人也经常兵、刑并提,“刑出于兵”,“大刑用甲兵”(《汉书·刑法志》),兵刑同制。在反复使用过程中,刑逐渐与兵分离,逐渐系统化。
五刑是对中国古代法律中规定的五种主要刑罚手段的概括称呼,从最初形成到完善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五刑”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据说是黄帝时期东夷的领袖蚩尤和苗民所发明的“五虐之刑”(《尚书·吕刑》),即“劓(yì)、刵(âr)、椓(zhuï)、黥、丽”。禹灭三苗后,皋陶吸收三苗“旧五刑”的刑制,续成“墨、劓、刖、宫、大辟”五刑,割耳的刑罚施行在军中,新增的刖刑是砍掉腿或是敲掉膝盖骨。《国语·鲁语上》从施刑方法上总结,以甲兵、斧钺、刀锯、钻笮(zuï)、鞭扑为五刑。
早期的五刑是通行于汉文帝之前的肉刑和死刑,断狱者有了定制可循,相对于夏桀、商纣等前代滥造酷刑是历史的进步。晋时以“死、髡(kn)、完、作、赎”为五刑,是隋唐五刑的滥觞和过渡。北朝时的北齐以“死、流、耐、鞭、杖”为五刑;北周改耐刑为徒刑;隋朝去鞭刑加笞刑,确定五刑刑名为“死、流、徒、杖、笞”。唐朝沿用而改其顺序为由轻至重,将五刑定型为“笞、杖、徒、流、死”。除五刑外,还有许多使用于朝堂内外的法外刑罚。直到清朝新刑律颁布,才开始建立了以自由刑为中心的,由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罚金、拘役等五种刑名组成的新体系。
《左传·昭公六年》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在早期史籍中,有不少关于西周九刑的记载,如“刑书九篇、周法九篇”。“九刑”应该是周公旦所作的刑书九篇。五刑是主要刑,而流、鞭、扑、赎是辅助刑,合称九刑。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宁都起义
- 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
- 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
-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
- 侯景之乱
- 材料一(1938年)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
-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是()
-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有()。
- 绍兴和议
- 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
- 毛泽东曾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 结束古今经学之争,使经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 西安事变发生后,应张学良、杨虎城邀请前往
- 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爆发,它是中国
- 奥巴马是美国建国以来的第44任总统,出生
-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
-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两篇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