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王好古在治疗阴证方面的主张有哪些?其治疗阴证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
在治疗方面,王氏强调阴证治疗应从治本人手,若“治标不治本,则标本俱失”,而“治本不治标,则标本俱得”。因此,治本是阴证治疗的关键。在具体治则上,他认为“伤寒大汗之后尚有真武汤之温,矧阴证当可不温补哉?”所以,温补的治疗原则贯穿于阴证治疗的始终。
其治疗阴证主要根据阴证证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调理方法。如外感寒湿雾露之邪,症见发热、汗出、腰背强硬、头项不舒、四肢沉困、饮食减少,或食已脘闷、脉浮紧或缓者,自制神术汤、神术加篙本汤、神术加木香汤或白术汤以健脾燥湿,调中解表;若内伤生冷,过服凉药,导致中焦阴寒内盛,症见心下满闷,腹中疼痛,自利不渴,倦卧欲寐等内阴证;或阴寒内盛,逼阳外走,症见自汗,面赤目红,头面壮热,自利不渴等“内阴外阳”证,则强调以“调中”为主。认为“身冷脉沉,服调中药,阴自内之外,身体温和而愈”或使“阳从内生,唤人外热”。自制黄芪汤、调中丸等代表方剂。若病人少阴、厥阴,则在调中药内加用附子;若病情重者,则选用四逆、真武、通脉四逆等方治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亢害承制论
- 下列哪项不是阳非有余论的观点?()
- 下列哪几部是喻昌的医著()
- 简述李杲所论内伤与外感发热的不同机理。
- 吴有性创立的治疗温疫的方剂是()
- 刘完素认为脾的本气是()
- 攻邪派的师祖是()。
- 吴有性认为杂气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
- 东汉张机所著的()是第一部论述辨证论治的
- 试述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论的主要内容。
- 王清任治肚腹血瘀的方剂是()
- 《本草纲目》采用()法将收载的药物分为1
- 唐宗海认为:唾血者,病位在()
- 请简述朱丹溪相火论的主要学术内容。
- 试述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的主要内容。
- 下列哪一项不是张从正运用吐法的适应证()
- 王清任治瘟毒的方剂是()
- 重视命门学说的代表医家是()。
- 唐宗海认为:吐血者,病位在()
- 对外感温热病的研究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