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请简述血糖、血脂检测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 (一)空腹血糖检测
    1.参考值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l/L;邻甲苯胺法:3.9~6.4mmol/L。
    2.临床意义
    (1)空腹血糖增高:生理性增高见于餐后1~2小时、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病理性增高见于:
    ①各型糖尿病;
    ②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和胰高血糖素瘤等;
    ③应激性因素,如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急性脑血管病等;④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强的松等;
    ⑤肝脏和胰腺疾病,如严重的肝病、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⑥其他,如高热、呕吐、腹泻、脱水、麻醉和缺氧等。
    (2)空腹血糖减低:血糖低于3.9mmol/L为血糖减低,血糖低于2.8mmol/L为低血糖症。生理性减低见于饥饿、长期剧烈运动、妊娠期等。
    病理性减低见于:
    ①胰岛素过多,如胰岛素用量过大、口服降糖药、胰岛β细胞增生或肿瘤等;
    ②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缺乏;
    ③肝糖原贮存缺乏,如急性肝坏死、急性肝炎、肝癌、肝淤血等;
    ④急性乙醇中毒;
    ⑤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如Ⅰ、Ⅲ型糖原累积病等;
    ⑥消耗性疾病,如严重营养不良、恶病质等;
    ⑦非降糖药物影响,如磺胺药、水杨酸、吲哚美辛等;
    ⑧特发性低血糖。
    (二)血清脂质检测
    1.总胆固醇(TC.
    (1)参考值:合适水平:<5.20mmol/L;边缘水平:5.23~5.69mmol/L;升高:>5.72mmol/L。
    (2)临床意义:
    总胆固醇增高见于:
    ①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
    ②各种高脂蛋白血症、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类脂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
    ③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和血液浓缩等;
    ④应用某些药物,如环孢素、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药、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等。
    总胆固醇减低见于: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②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和急性肝坏死;
    ③贫血、营养不良和恶性肿瘤等;
    ④应用某些药物,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钙拮抗剂等。
    2.甘油三酯(TG)
    (1)参考值:0.56~1.70mmol/L;合适水平:≤1.70mmol/L;升高:>1.70mmol/L。
    (2)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增高见于:
    ①冠心病;
    ②原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肥胖症、糖尿病、痛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高脂饮食和阻塞性黄疸等。
    甘油三酯减低见于:
    ①低β-脂蛋白血症和无β-脂蛋白血症;
    ②严重的肝脏疾病、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三)血清脂蛋白检测
    1.高密度脂蛋白(HDL)
    (1)参考值:1.03~2.07mmol/L;合适水平:>1.04mmol/L;减低:≤0.91mmol/L。
    (2)临床意义:
    高密度脂蛋白增高见于:
    ①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②可见于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以及应用雄激素、β-受体阻滞剂和孕酮等药物。
    2.低密度脂蛋白(LDL)
    (1)参考值:合适水平:≤3.12mmol/L;边缘水平:3.15~3.16mmol/L;升高:>3.64mmol/L。
    (2)临床意义;
    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见于:
    ①判断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
    ②其他如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阻塞性黄疸、肥胖症以及应用雄激素、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
    低密度脂蛋白减低见于无β-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吸收不良、肝硬化,以及低脂饮食和运动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