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冠冕堂皇”一词是怎么来的?
-
冠冕是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尤其冕是作为吉服即祭服的冠式,因此遂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冕是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表黑色,里面朱色,由“冠”与“延”组成。冕顶有一长方板,称为“延”,其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前低于后约一寸,有前倾之势,以示俯伏谦逊。延的前后悬挂珠玉串饰,以五彩丝线编织为藻,藻上穿以玉珠,一串玉珠即为一旒,服时各按等秩,以十二旒为贵,乃帝王所服。冕冠垂旒之意,除用来表明等级外,还可使戴冠者目不斜视,以免看到不正之物,“视而不见”即由此得来。
延的下部即为冠,古称“冠卷”,其两旁各有一个对穿的小孔,称“纽”,用以贯穿玉笄(j),以使冠体固结于髻。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丝带,谓之“纮(hïn)”;笄的两端又各用一条名叫“(dn)”的小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黈(tu)纩(kuàn)”或“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瑱(zhân)”。因两瑱正临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古人用瑱充耳,目的是以戒妄听,“充耳不闻”即由此得来。
西周之时定制: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此后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就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因此,“冠冕堂皇”就用来形容人的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
- 慧能
- 《我的日本观》的作者是()
- 布衣之交是什么样的交情?
- 佛家也有“口头禅”吗?
- 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
- 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 清朝设立(),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
- 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图取自江西
- 秦开创了()的国家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
- 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
- 中国古代科学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
- 我国第一部字书是什么?
- 14世纪前后,西欧新兴资产阶级高举复兴希
-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现存最古老而完整
- 图3是上古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C处所在地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作为道德范畴的智,它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