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多发伤的处理原则。
- 多发伤的处理原则:(1)现场急救:现场急救人员必须迅速到达现场,除去正在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因素。现场急救的关键是开放气道、心肺脑复苏、包扎止血、抗休克、骨折固定及安全地运送,使病人能活着到达医院。(2)生命支持:在急诊抢救室对多发伤伤员首先进行生命支持,由一组训练有素和协调一致的医护人员进行诊治。①呼吸道管理:多发伤伤员最紧迫的症状是窒息,如不及时解除,将迅速致命。在急诊室,建立人工气道最可靠的方法是气管插管,它能完全控制气道、防止误吸、保证供氧及便于给药。疑有颈椎骨折病人,不能颈部过伸,紧急情况下可行环甲膜穿刺术,然后行气管切开术。②心肺脑复苏:对于多发伤病人如伴有胸骨骨折、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心脏填塞、心肌破裂,可开胸行胸内心脏按压。③抗休克治疗:多发伤病人到急诊室时大多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3)进一步处理:当伤员的生命体征稳定或基本稳定后,应进一步处理各系统脏器的损伤。①颅脑损伤的处理;②胸部损伤的处理;③腹部损伤的处理;④四肢骨盆、脊柱损伤的处理。(4)多发伤的手术处理顺序及一期手术治疗:多发伤病人一般具有两个以上需要手术的部位,顺序选择合理与否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成立一个创伤抢救小组,由高年资急诊科医师或外科医师组织协调脑外科、心胸外科、普外科、骨科等专科医师,根据对病人生命威胁程度决定手术顺序。多发伤抢救手术的原则是在充分复苏的前提下,用最简单的手术方式,最快的速度修补损伤的脏器,减轻伤员的负担,降低手术危险性,挽救伤员生命。(5)营养支持:创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增加,大量蛋白质分解,负氮平衡,如不能及时纠正,病人易发生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创伤后的营养支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讲,消化道功能正常者,以口服为主;昏迷病人或不愿进食的病人,可用鼻饲或造瘘;不能从消化道进食者,可采用短期全胃肠外营养。(6)防止感染:严重创伤使各种防御功能下降,创口污染严重,易发生感染。因此,早期局部创口处理要彻底,选用适当的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灶。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临床死亡的概念应除外()
- 慢性呼吸衰竭时,下列哪项不利于呼吸道通畅
- 男性患者,27岁,高温暴晒2小时后在建筑
- 患者女性,83岁,退休教师,独居,发现"
- 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 患者女性,35岁,因车祸致全身多发伤,体
- 选择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休克时应首先做到()
- 男性患者,27岁,高温暴晒2小时后在建筑
- 患者,男性,85岁。因咳嗽发热1个月,昏
- 热射病转诊注意事项包括()
- 股骨上1/3骨折,近折端的移位方向是()
- 通常每次插管操作时间不应超过()
- 关于氟乙酰胺中毒机制,不正确的是()
- 某慢性肺心病病人,因轻度上感有咳嗽、咳痰
- 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 女性,68岁。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2
- 心肺复苏初期成功后,强化脑复苏治疗,保证
- 下列哪种物质中毒具有缺氧和抑制酶的活力双
- 关于创伤的急救及输送,下列哪项不正确()
- 常见的气胸多继发于肺部疾病,其中哪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