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总结分析一下影响儿童发展的有关因素。
  • 影响儿童发展的有关因素有:
    (1)遗传素质:
    ①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性基础。儿童在智力、才能、个性等都是有个别差异的,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来自遗传素质的影响。例如在儿童高级神经系统生理机能方面存在不同的类型特征,并进而影响到智力和认知活动。神经过程灵活性高的儿童,思维敏捷;神经过程强而灵活的儿童,知觉广度较大;神经过程平衡性高的儿童,注意力分配较快。而不同的类型,如兴奋型(胆汁质)、活泼型(多血质)、安静型(粘液质)和弱型(抑郁质)等,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儿童的行为和性格的特征。
    ②但是遗传素质并不能单一决定儿童的发展,儿童具有的遗传素质只有经与社会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如果出生后与人类社会隔绝,生活在动物群的儿童(例如狼孩阿米拉等),就不可能获得根据其遗传条件而应有的发展,甚至连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如言语能力)都不能获得。而且最新婴儿心理学研究表明,遗传素质在后天条件的深刻影响下,也是会发生变化的。例如儿童大脑的发育在胚胎阶段就受母体环境的影响,出生后早期经验也会进一步地影响大脑的结构和机能发展(例如髓鞘化进程)。
    (2)后天环境和教育: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也是在与人们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比其他年龄阶段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儿童自出生后,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从零开始的,周围的一切都是新奇的、有吸引力的,同时也是印象深刻的。儿童的生活和活动所涉及的家庭及周围环境,会经常地、广泛地且深刻地影响儿童,并对其人格(个性)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阿德勒等人的学说都强调了这种早期(童年)生活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与遗传、环境比起来,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因为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采用特定的内容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引导儿童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通过教育可以发扬优良的遗传素质,使遗传所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并影响和改造不良的遗传素质。托儿所、幼儿园向学前儿童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并取得家庭的密切配合,积极地影响儿童,从而为儿童终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开端。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