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什么是消费函数之谜?
  • 凯恩斯提出消费函数以后,经济学者们开始考察家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早期的基于家庭数据的研究证实了凯恩斯关于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的推测。短期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结果也支持凯恩斯关于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下降的推测。但是,凯恩斯提出的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提高而下降的观点并不符合长期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结果。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研究了美国在1869-1933年期间的总量消费与收入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869-1898年、1884-1913年的平均消费倾向为0.867,1904-1933年的平均消费倾向为0.879,这说明平均消费倾向是比较稳定的。
    在库兹涅茨所研究的时期中,美国的总收入有了较大增长,但从一个十年到另一个十年,消费占收入的比率是基本稳定的。为什么在家庭数据研究和短期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中,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下降,而在考察长期时间序列数据时,平均消费倾向却基本是稳定的?这个谜被称为消费之谜(consumption puzzle),人们又将其称为消费函数之谜或库兹涅茨之谜。
    消费函数之谜提出之后,激发了经济学者关于消费的研究。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存在着两种消费函数,即长期消费函数和短期消费函数。短期消费函数反映了短期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长期消费函数则反映了长期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相应地,在图形上,存在着两种消费曲线,即长期消费曲线和短期消费曲线。对于短期消费函数(曲线)而言,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对于长期消费函数(曲线)而言,平均消费倾向是个常数,并不随着收入的改变而发生变动。

    在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研究中,短期时间序列数据研究考察的是短期消费函数,证实了凯恩斯关于平均消费倾向的看法。而长期时间序列数据研究考察的是长期消费函数,无法证实凯恩斯的看法。20世纪50年代,弗里德曼提出持久收入理论,莫迪利亚尼提出生命周期理论,他们都利用自己的理论解释长期消费函数和短期消费函数如何才能相互一致,解开了消费函数之谜。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