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中国学前教育从传统的家庭教育向社会教育转变的必然性。
-
(1)中国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其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必然是家庭教育。工业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2)大工业生产的出现,使不少妇女走进工厂,特别是资本主义初期主要招收女工。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承担已经不适应,经济上要求建立学前教育机构。
(3)社会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变动,引起思想文化领域的波动。开明官僚积极介绍西方儿童教育,要求建立学前教育制度,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思想基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特点是运用了
- 福禄倍尔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唤起和发展埋
- 幼儿教育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
- 卢梭,是第一位详细论述如何训练儿童()的
- 王守仁继承了儒家关于“()”的教育目的论
-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上响起了“
- 1958年,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教育所服务
- 1933年,美国兴起一股为失业人员和劳工
- 张雪门“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
- 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
- 简述新中国建立初期幼儿教育的工作方针和发
- 1840年,()幼儿园成立,才有了真正的
- 1873美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的创建者是(
- 为推行孝道,()曾是最被推崇的儿童读物。
- 教子义方,或叫“()”。父母从道义上,从
-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幼儿教育研究活
- 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幼儿教育与(
- 大约19世纪()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开
- 一般来说,我国起着示范性、实验性作用的教
- 学前教育群众性学术团体:“()”,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