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有人说,密法的佛身观法是“无异乞丐妄称国王”,这话对吗?
-
有的人带着无知偏见的有色眼镜,嘲笑密宗的自观佛身是经不起分析的。无上密成佛理论的合理性和严密性,与显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1)佛身观并非密法独具特点,净土宗也有类似的佛相观。如说:“念佛观是五停心观之一,恶业障多者,一心观佛之相好而治之也”。(丁福保《佛学大辞典》677页)
这“念”字不是只念佛号的意思,既然净土宗“观佛相好能消业障”,为什么密宗自观佛身就是“乞丐妄称国王”?
(2)显宗以僧人自居,比丘自居,想到自己的身份时就会起到自重自律,防止破戒的作用,那么自观为佛,以佛自居者,能不能起到防止身言意恶行的发生,以佛的标准要求自己行为的作用呢?如果后者不起作用,前者比丘僧,自念为比丘身也起不到防止犯戒的作用。
(3)迷悟只是一念之差,心不净而起烦恼恶念,心净而凡尘恶念俱息——这是佛教的常理。在修行中观佛国净土,观佛菩萨,抑制凡心杂念生起,以净心代替染心,是止观双修,其错在何处?
(4)观佛身若是:“乞丐妄称国王”,那么念佛号想往生西方净土,是不是也是乞丐妄想当皇太子呢?
(5)诸法法性平等。在法性上佛与凡夫平等,须弥山和芥子平等,粪土与黄金平等——这叫作法界平等智。既然在法性上一切事物没有什么差别,难道“国王”的法性比“乞丐”更优越吗?难道“乞丐”就永远当不了“国王”吗?
(6)“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故《坛经》云:“凡夫即佛”,既然凡夫可以称“佛”,为什么乞丐不能称国王呢?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认识到缘起性空的道理和“见性开悟”有什么
- 通过学习“寿命无常”这一品,你最大的收获
- 佛教中,出家二众,不食肉类,谓众生皆为过
- 有人说:“一真法界,不与万物俱,万物生灭
- 随福德分善根
- 对佛陀最高的供养是什么?
- 早期佛教的基本理论是从()展开的。
- 打坐时间长就是好功夫吗?
- 世尊神通自在,可能报身住世度百年或千年,
- 有些人提起残忍之事会毛骨悚然,可是听到地
- 汉传佛教的忏悔中有四种对治力吗?请举例说
-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做了菩萨还要
- 观世音菩萨是否为女身,与千手观世音是否同
- 友问:‘地球上之生物数目与时俱增,以人而
- 生活中出现了问题,怎样避免冲突?
- 找一个法门,然后就一门深入,就是走在八正
- 二利
- 卫塞日
- 由何事而皈依?
- 佛说众生平等,为何却又有六道轮回之苦?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