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成岩阶段划分?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 同生阶段:沉积物沉积后,孔隙水与原始沉积环境水体充分沟通
    准同生阶段:同生阶段后,由与沉积环境水介质基本相同初始孔隙水到水介质特征完全改变
    成岩阶段:准同生阶段后,到沉积物固结成岩
    深成后生阶段:沉积物成岩后,到变质和出露前
    表成后生阶段:沉积物抬升、出露地表后,剥蚀前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1压实作用:系指沉积物在上覆水体和沉积物负荷压力下,或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的作用。在沉积物内部可以发生颗粒的滑动、转动、位移、变形、破裂,进而导致颗粒的重新排列和某些结构构造的改变。
    2压溶作用:是指沉积物埋藏深度加大,上覆地层压力超过孔隙水所能承受的静压力,或者受较强的构造应力作用时在颗粒接触处常发生溶解作用,包括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作用。压溶作用将引起颗粒接触处的晶格形变和溶解,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中的粒屑或颗粒呈凹凸接触,形成压入坑,甚至成缝合状接触。
    3胶结作用:是指从孔隙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出的矿物质(胶结物),将松散沉积物固结起来的作用。胶结作用是沉积物转变成沉积岩的重要作用,也是使沉积层中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胶结作用主要发生在成岩作用时期。当成岩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也可以发生胶结物的溶解即去胶结作用,形成次生孔隙。胶结作用和去胶结作用显然与循环流体的性质及温度、压力有关,其它的因素尚不够了解。
    4交代作用:系指在沉积期后演化过程中,沉积物(岩)中某种矿物被化学成分不同的另一种矿物所取代的现象。最常见的如石灰岩或灰泥被白云石交代的白云化作用,可形成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石灰岩也可以被SiO2交代,即硅化作用,常形成燧石结核或燧石层;颗粒状的灰岩可以被硅化,形成次生“石英岩”。
    5重结晶作用:指矿物组分以溶解一再沉淀或固体扩散等方式,使得细小晶粒集结成粗大晶粒的过程。其主要特征是小晶体重新组合和结晶成大晶体。胶体脱水并转变为结晶物质的现象,称为胶体陈化,也是一种重结晶作用。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一种物质由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都伴随着自由能的减小,一群微细晶体重新结晶成一个大晶体后,其比表面肯定小于微细晶体的比表面之和,其比表面能同样也小于微细晶体的比表面能之和。例如燧石中微晶石英重结晶成粗粒石英,石灰岩的泥晶方解石重结晶为粗晶方解石,都伴随有自由能的减小。
    6溶解作用:沉积物(岩)某些组分在一定的成岩环境中在H2O和酸的作用下都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解作用。溶解作用的结果形成次生孔隙。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