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某城市的一个城郊社区,聚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和拆迁户居民。社区中有个特殊的群体一一外来媳妇,袁莉就是其中的一员。3年前,经人介绍,袁莉认识了该社区的男子刘某,随后两人结婚。袁莉原本以为嫁到这边来,生活应该还不错,可是,几年过去,生活没有任何变化,房子依旧是租的,丈夫收入仍然很低,工作又不稳定,还时不时和别人打牌赌博。袁莉自己在一家纺织厂打工,由于是夜间工作,没法带孩子。一天,袁莉实在受不了这里的生活了,便丢下孩子,收拾衣服回到了娘家。对于妻子的行为,丈夫很生气,结果夫妻俩打了起来。袁莉曾想到离婚,但为了孩子,她只能强忍。目前,袁莉感到非常无助和痛苦。 【问题】 假定你是该社区的社会工作者,请针对袁莉的问题和需求,设计一份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外来媳妇是城市人口结构中的特殊群体,为了留在城市生活,大都是经人介绍结婚。像袁莉这样的外来媳妇,她们嫁人的家庭大都较为贫困,所以婚姻基础薄弱。家庭成员在生活习惯、语言交流甚至文化上存在很多差异,这些都可能让她们比较难融入当地的生活。案例中,袁莉的丈夫不仅不体谅、不关心袁莉,还打骂她,这使袁莉内心的期待和现实相矛盾,以致引发婚姻危机。
(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案例中外来媳妇袁莉的需求,社会工作者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
①方案目标
协助袁莉提高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帮助袁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遇到的困难,改善家庭关系,整合社区资源,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②方案实施策略
a.运用个案工作和家庭治疗方法
第一,协助袁莉和其丈夫重新认识、分析面临的处境和造成困难的原因,对于婚姻状况冷静思考和重新判断,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二,学习夫妻沟通的技巧,改善婚姻关系,走出家庭困境,增强家庭功能。
b.运用增能理论,开展外来媳妇发展性和支持性小组
第一,帮助外来媳妇认识到她们的无力感并非是由个人造成的,而是在与外在社会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宏观环境的障碍使她们面临目前的处境;
第二,通过小组成员之问的交流和互动,鼓励她们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倾听其他组员的声音,学会发现和欣赏自身的优势,吸纳小组成员处理情绪和困难的经验;
第三,通过协助袁莉寻找社会资源,扩大社会交往,构建新的社会支持网络和互动体系,发挥自身潜能和资源优势,增强自身对抗环境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c.定期开展外来媳妇沙龙等小组活动
将沙龙作为外来媳妇交流的平台,形成自助和互助的支持网络,提高外来媳妇适应大城市的能力,促进外来媳妇的共同成长。
d.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学习和掌握一技之长,协助袁莉等外来媳妇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e.通过社会性别意识介入
整合社会资源,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协助外来媳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④方案评估
包括袁莉等外来媳妇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老廖是某部队的高级军官,2011年10
- 社会工作者陈晨近日接到一个案例:小王,
- 小李,大二男生,22岁,大一入校时认识
-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
- 无故缺勤达到10天的,在社区工作者考核中
- 小庆,男,8岁,智障儿童。小庆的母亲从
- 韩斌是汉光高中的高一学生,母亲在他3岁
-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市中的社会组织、社
- 张丽的丈夫独立经营一家网络公司,因
- 邵勇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家庭,高中毕业后他
- 你是一名在军休所工作的社会工作者。近日
- 44岁的友军是一名货车司机,两年前的一天
- 全国()次民政会议提出了努力建设一支结构
- 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领取城市最
- 小C是一名在社区服刑的矫正对象。他17
- 阿健,男,14岁,年幼丧母,其父长期不务
- 赵阿姨今年43岁,是一名家庭主妇,有一个
- 方案设计题:假如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服务
- 社区开展就业救助可从()职业介绍和指导,
- 阿勇,男,14岁,初二学生,父亲是个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