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何谓氧离曲线?该曲线为何成“S”形?曲线的各段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
氧离曲线是表示PO2和Hb氧含量或血氧饱和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表示不同PO2下Hb和O2的结合情况或者是Hb和O2的解离情况。氧解离曲线呈“S”形与Hb的变构效应有关。Hb的珠蛋白由4条多肽链组成,以一定的分子立体构型而发生作用。Hb的4个亚单位无论在结合O2或释放O2时,彼此间有协同效应:即一个亚单位与O2结合后,由于变构效应,其他亚单位更易与O2结合;反之,当HbO2一个亚单位释放O2后,其他亚单位也更易释放O2。因此,氧离曲线呈“S”形。“S”形的氧离曲线可以人为地分成3段:
(1)氧离曲线的上段:相当于PO28~13.3kPa(60~100mmHg),即PO2较高的水平,是Hb和O2结合的部分。这段曲线的特点是比较平坦,表明在这段范围内PO2的变化对血氧饱和度影响不大。其生理意义是在吸入气或肺泡气的PO2有所下降,如在高原或患某些呼吸疾病时,只要PO2不低于8kPa(60mmHg),血氧饱和度仍能保持在90%以上,血液携带足够的O2,很少发生低氧。
(2)氧离曲线中段:相当于PO25.3~8kPa(40~60mmHg),是HbO2释放O2的部分。这段曲线的特点是较陡。PO25.3kPa(40mmHg),相当于静脉血的PO2,此时血氧饱和度达75%,血氧含量为14.4ml/100ml血液,即每100ml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5mlO2。其生理意义是血液流经组织时可释放适量的O2,保证安静状态下组织代谢的O2需要。
(3)氧离曲线下段:相当于PO22~5.3kPa(15~40mmHg),是氧离曲线最陡的一部分,在这一段范围中,PO2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就有较大的下降。其生理意义是保证组织活动加强时有足够的O2供应。该段曲线所表示的范围可看作是O2的贮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组织液生成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 使纤维蛋白分解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因素是
- 含氮激素都不可口服。
- 调节性多肽
- 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___
- 决定微循环营养通路周期性开闭的主要因素是
- 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 以左心为例,试述心脏泵血的全过程。
- 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
- 大量出汗时尿量减少,主要是由于
- 降钙素降低血钙和血磷的主要机制是
-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 刺激卵巢的月经黄体变为妊娠黄体的激素是
- 血细胞比容
- 肾血流量调节有何特点?有何生理意义?
- 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细肌丝表面的球状结构称为横桥。
- 静脉注射50%葡萄糖和大量出汗对尿量有何
- 描述N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