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现代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是如何发展洛克的“自然”观念的?
  • 洛克认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就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市场被看成是一种自然自发的构建,市场力量被看成是一种自然自发的力量。市场自发力量所决定的,就是自然的,非市场或者超越市场的政府力量就是不自然的。凡是自然的就被认为是合理有效从而值得提倡的,而超越市场的非自然力量则被看成是不合理从而终将被证明错误的从而不值得提倡的(“自然”就是合理合法的,“不自然”则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对自然的信仰转化为对市场的信仰,在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市场的观念最终成为自由主义的古典经济学基本观念。洛克的自然观念是社会科学应对自然科学挑战的一种尝试和努力,自然观念与市场观念的结合,正式成为经济学的一个传统。
    在现代经济学中,“自然”观念在现代货币主义创始人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中得到集中体现。弗里德曼认为,在特定的技术、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每一个社会都存在一个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自然失业率”;如果政府认为自然失业率超出人们能够承受的程度而试图努力消除它,其结果是无效的。
    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学家发展了弗里德曼关于自然失业率的假说,将“自然率”的概念引申到其他经济变量中,提出了“自然就业水平”、“自然产量水平”、“自然货币增长率”等概念。他们认为,经济总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关系,因为在经济总量之间、实际通货膨胀和预期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量的差别。在既定的微观经济结构中,私人经济单位依据对通货膨胀的正确预期而产生相应的行为,形成特定的总产量、总就业和总失业水平,可称为自然水平。实际总产量和总就业水平是低于还是高于自然水平,同实际通货膨胀率与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的差额有关。由于自然律的存在,政府政策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理性预期学派的自然率假说证明了,自由竞争的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它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任何旨在是产量、就业和价格水平超出其自然水平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想要证明政府扩张性政策的无效,而理性预期学派的一般化的“自然率”观念想要证明一切宏观经济政策的无效性。同弗里德曼相比,理性预期的自然率观念在颠覆凯恩斯主义及扩展自由市场观念方面都具有更加普遍而深远的意义。洛克的自然利率及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都指的是某种特殊现象。“自然”在国民经济的某些特殊领域呈现出来。同时,他们的政策含义都指的是的某些特殊政府经济政策的失效。在理性预期学派那里,自然成为市场经济一般的普遍的现象,存在于一般的宏观经济环节,于是,无效的不仅仅是某些政策宏观经济政策,而是一切宏观经济政策。从洛克的“自然利率”到理性预期学派的“自然率”假说的发展,正是社会经济发展及经济学认知能力进步的表现。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