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何谓作物的经济系数?经济系数在作物生产中有何意义?影响因素?经济系数与作物产品器官的种类及其化学成分有何关系?各类作物的经济系数范围一般是多少?如何提高?
-
指经济产量占其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表明生物产量转运到经济产品器官中的比例,通常,经济产量的高低与生物产量高低成正比。不同作物的经济系数有所不同,其变化与遗传基础、收获器官及其化学成分以及栽培技术和环境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有关。
一般说来,收获营养器官的作物,其经济系数比收获子实的作物要高;同为收获子实的作物,产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比含蛋白质和脂肪为主的作物要高。其原因是营养器官的形成过程较简单,子实的形成则须经历生殖器官的分化发育和结实成熟的复杂过程;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等形成过程中需要能量相对少些,而蛋白质、脂肪的形成要经过同化产物的进一步转化,需要能量较多。通常,薯类作物的经济
系数为0.70~0.85,甜菜、烟草为0.60~0.70,水稻、小麦为0.35~0.50,玉米0.30~0.50,大豆0.25~0.40,油菜0.28左右,棉花为0.35~0.40,皮棉为0.13~0.16.禾谷类作物的经济系数还与植株高度有关。通过品种改良、优化栽培技术及改善环境条件等,可以使经济系数达到高值范围。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晚稻品种的感光感温性特点是()
- 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点播和()播种。
- 土壤中有效水的类型是()
- 一般说来,晚稻组的感光性与早稻相比()
- 气温、降雨、相对湿度、时期等对异花传粉植
- 通常双子叶作物地上部各茎节的腋芽能萌发成
- 油菜产生倒伏的原因有哪些?
- 标准化栽培
- 水稻分布和形态上的特征,人们认为()是我
- 作物群体结构
- 土壤肥力包括()、养分、空气、热量四个最
- 药物催芽中,常用的催芽药物有()和小苏打
- 库限制型品种
- 粒叶比可用()3种方法表示。
- 简述连作的概念及其不利原因。
- 一般旱地的耕翻深度是()
- 各日平均气温:11.0℃,9.5,12.
- 一般把作物吸水、用水、失水三者的动态关系
- 简述高产形成的构成因素的调控。
- 下列对种子寿命长短影响最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