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论金石学的发展历程?
  • 在古代,对文物的研究是从收藏和研究金石开始的。(金,即古铜器;石,即古碑刻,侧重对古器物的研究)。
    1、先秦至宋以前,分两个阶段:汉代主要限于对金石时代鉴定、文字考释、文字互证与存录。如:许慎《说文解字》;魏至唐主要研究订史正俗,撰述引用,著录石经等。如: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2、宋代,发展到新阶段,为其兴盛时期。(兴盛原因:1、宋王朝是在唐末五代割据、混乱之后建立的,急需巩固政权,简直纲常伦理秩序,因此大力提倡、奖励经学。因此,帝王到士大夫都非常热衷于对古代礼乐器物的搜集、整理、研究和著录。2、历史学、古文字学的进步,追求新资料。3、墨拓和印刷术的进步也是金石学兴盛的重要条件。)研究方法:著录、摹写、考释和评述。代表人物:刘敞《先秦古器图碑》(首开私人收藏著录之先例)、吕大临《考古图》、王黼撰《宣和博古图》、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
    3、元明时期,金石学处于低谷阶段。代表:朱德润《古玉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部鉴赏古物的论著。
    4、清代,在乾隆以后达到鼎盛。研究特点:精鉴别,详考证,范围广,并进行了一定的集成性和综合性的工作。乾隆以前,偏重于石刻。代表: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乾隆年间,御攥“西清四鉴”(《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收录了清宫所藏铜器总计4000余种。乾隆以后在乾嘉学派的影响下,迅速发展。代表:钱坫《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叶昌炽《语石》,李佐贤《古泉汇》
    5、清末至民国,金石学研究走向衰落。代表:罗振玉和王国维。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