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吴有性是如何区别温疫与伤寒的?
- 吴氏认为温疫由戾气所致,由口鼻而人,伏于膜原,表里分传,不同于一般外感病的发病。他在《温疫论》中曾详细地指出了伤寒与温疫的不同。在病因方面:伤寒必有感冒之因,或一单衣风露,或冒雨人水,或临风脱衣;温疫则无感冒之因,乃触受天行疫疠之气所致。在初起症状方面:伤寒肌肤寒栗,四肢拘急,恶风恶寒,继而头身疼痛,发热恶寒,脉浮;温疫在忽觉寒凛之后,但热而不恶寒,多为二三日后渐渐加重,或五六日后忽然加重。侵犯途径方面:伤寒自毛窍而人,温疫自口鼻而人。在邪伏部位及传变方面:伤寒自表人里,首犯太阳,然后入里传阳明、少阳,以及三阴;温疫则邪伏膜原,表里分传,或出于表,犯及三阳,或人于里,犯及胃腑。在治疗原则上:伤寒可一汗而解,发表为先,先汗后下;温疫初起以疏利为主,传变后先里后表,先下后汗。在传染问题上:伤寒无传染;温疫有很强的传染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叶天士阐发温热病病机,创立的辨证方法是(
-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提出者是()
- 首倡药物“归经”理论的医家是()。
- 简述张从正的“邪气致病说”。
- 张从正认为影响人体血气流通的根本原因是(
- 王氏论气血,是以()和()为重点,不是泛
- 张元素的主要学说是脏腑辨证说和()
- 唐宗海治吐血中正虚邪实轻证的方是()
- 喻嘉言的大气之论,着眼于()
- 温病四大家是()
- 唐宗海治血证,必以治脾为主,其治法方药是
- 张介宾是怎样从真阴之脏、象、用、病、治五
- 张璐的产后三冲是指()
- 畜鱼置介
- 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药典的时代是()。
- 王清任认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
- 下列哪一项不属张子和下法的范畴()一
- 哪部医著既是一部伤寒验案集,又是我国医学
- 喻昌用()治疗痢。
- 张景岳喻为“治世之良相”的两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