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谈谈中外文艺理论史上对于文学创造的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的阐释,并作出你的评价。
-
西方有的理论家从审美的角度,认为艺术主体是生活的“旁观者”。古希腊哲学家毕达歌拉斯就认为,那些能获得审美愉快的人包括艺术家,就处于游离于现实利害关系之外的“旁观位置的人。后来的康德、叔本华、闵斯特伯格、布洛都把艺术主体看作与现实无利害关系、无须理会对象功利价值、与对象保持一定心理距离的审美者,即生活的旁观者。中国古代老庄哲学中的“虚静无为”说、苏轼的“游心物外”说等,都间接或直接地说明了艺术主体超然现实功利的特征。
评价:“主体即旁观者”的说法,指出了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非功利心理状态,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它走向极端,把艺术家描述为不食人间烟火、超现实超历史的世外人,无疑是不切实际的。艺术家作为审美者,有超脱个人功利心理的一面,但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血肉的人,必然以一定的功利眼光去审视世界、投入现实,不可能作为纯粹的“旁观者”。
西方另有理论家认为,艺术主体实质上是移情者。德国心理学家费舍尔父子、立普斯、伏尔盖特等都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立普斯说,人们在对周围世界进行审美观照时,不是主观地被动感受,而是自我意识、自我感情以至整个人格的主动移入;通过“移入”使对象人情化,达到物我同一,“非我”的对象成为“自我”的象征,自我从对象中看到自己,获得自我的镜像,从而产生美感,由此他认为,审美主体包括艺术家就是移情者。
评价:“主体即移情者”的说法,在说明艺术家于创作活动中情感活动的某些特点和客体人格化的原因方面,也不无道理,但它把移情看作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把主体归结为移情者,就过于简单化了;进一步说,它把艺术作品仅仅看作主体情感的外射,否认了客体的根本意义,也是不可取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