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唯一延续至今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识读和书写也越来越方便。几千年来,汉字从来没有被淘汰,相反,传播到周边许多国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进入20世纪,汉字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20世纪初,一些学者主张“废除汉字”、“汉字拼音化”;50年代,国家推行简化汉字引发了汉字繁简之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中国人正遭遇“提笔忘字”的尴尬。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人们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有关专家表示,电脑时代要重视汉字书写,发扬和传承汉字文化。 材料二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写给刘盛兰老人的颁奖词。刘盛兰老人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 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汉字的发展过程。
-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汉字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汉字发展经历了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识读和书写越来越方便。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面对西文字母和键盘输入的挑战,汉字不断完善,克服危机,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013年3月13日,石家庄市第四届规
-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希腊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古学
- 2011年8月23日8时,深圳大运
-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是
- 春秋时期的晋国分成韩、赵、魏三国(为战国
- 2011年9月28日上午,“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
- 文化扶贫即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
- 海南第一楼“五公祠&rdq
- 在南非世界杯比赛中,朝鲜队员郑大世在升
- 2009年7月11日至12日在湖南长沙
- 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
- 2009年5月3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
- 汉字,独特的方块字,字小乾坤大。如“信”
- 除了岭南文化,我国还有滇黔文化、吴越文
- “勤俭节约”历
- 键盘时代,“提笔忘字&rd
- “比”&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