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
(1)四川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线。原本,清政府已经允许粤汉铁路、川汉铁路归于商办,之后,又宣布将铁路收回国有,再将铁路抵押给列强国家,举借外债,触及了很多民众的利益,因此保路运动具有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文学社、共进会在湖北新军中的作用。文学社、共进会在湖北新军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工作,武昌起义前,文学社、共进会的会员已达到5000多人,占当时湖北新军总数的1/3以上。
(3)举事前周密的计划。起义前,召开各部队代表大会,与会者约100人,讨论了军事行动计划,明确了各部队的任务,行动目标和路线。起义前,总指挥部突然遭到破坏,各部队消息隔绝,但大家仍能够互相配合,协同行动,基本实现了预定步骤和目标,与这次起义前周密部署和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
武昌起义的成功绝非偶然,它同革命党人长期以来在新军中细致的工作、起义前的周密准备密不可分,同保路运动这个社会大背景密不可分,由此才能成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孙中山民权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他第一次侨
- 对外开放是孙中山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
- 在“抗风轩议盟”中,孙中山提出了()的宗
- 孙中山科学技术思想认为科学技术的对外开放
- ()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召开了
- 孙中山为同盟会拟定的纲领是()。
- 1920年秋天,经陈独秀介绍,孙中山在上
- 1922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召开了特
- 香港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将革命的重心由(
- 陈炯明是中国有史以来为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牺
- 1911年10月10日,()爆发。
- 1923年,孙中山和()求同存异,于1月
-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
- ()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
- 民主主义是孙中山国家经济近代化思想体系的
- “府院之争”指的是段祺瑞和袁世凯的斗争。
- 《上书李鸿章》中所重点阐述的问题是()。
- 1903年至1905年间,中国涌现许多反
- 在发展实业问题上,孙中山首先提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