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论述司法审查的法律适用。
  • 司法审查的法律适用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评价和作出裁判的活动,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司法审查中的法律依据。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为依据。这表明司法审查的法律依据体系是以宪法为基础,以法律为骨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宪法起指导作用,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都是人民法院进行司法审查时可直接适用的法律依据。
    第二,司法审查中的“参照规章”。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所谓“参照规章”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司法审查时对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规章参酌、鉴认后,决定是否依照。这表明人民法院不能单纯以规章作为判断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的法律依据,而是有条件地适用规章,即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规章、法律要参照审理,对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精神的规章,人民法院可以灵活处理。
    第三,司法审查中的规范冲突及其选择适用。在司法审查中,人民法院会遇到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等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由于选择不同规范会得出不同结果,因此人民法院必须先解决选择什么样的规范予以适用才是合法的这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法律规范的选择适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新的法律规范优于旧的法律规范;
    (2)高层级的法律规范优于低层级的法律规范;
    (3)特别法的规范优于普通法的规范;
    (4)送请或报送有权机关解释、裁决。人民法院通过上述原则解决规范冲突问题,选择适用合法、有效的法律规范,从而保证司法审查法律适用的合法性、有效性。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