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答谢民师推官书》)上面这段文字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观点?
- 苏轼在这段文字里主要是在说明和解释孔子的“辞达而已矣”这句话,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说,孔子不只是要求文辞仅仅是表达意思,实则是要求质朴和文采相得益彰,即孔子曾经说过的所谓“文质彬彬”。在这段文字里苏轼还说出了另外两个文学理论观点:其一是注重文艺的自然本质,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行文要“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其二是在主客关系上,认为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物”)要转化为审美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使是物了然于心”),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文字(“使是物了然于口与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怎样理解王国维的诗词不隔的说法?
- 试述王充对“文为世用”的看法。
- 《论诗三十首》中重要的文学思想有哪几个方
- 王充《论衡•佚文》里自述他写
- 试析苏轼的“辞达”说。
- 试述严羽强调诗歌艺术的特殊性问题提出了“
- 教材认为《文心雕龙》之后理论性和体系性最
- (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
- 金圣叹是如何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比
- 论王夫之的诗学思想及主要贡献?
- 以下文论家以评点见长的有()。
- 简述钟嵘的直寻说揭示了诗歌创作中艺术思维
- 试述《文心雕龙•情采》
- 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
- 关于《毛诗序》的作者问题,历来“纷如聚讼
- 试述张炎关于协音合律的观点
- 严羽是宋代著名的诗论家,他论诗的代表作是
- 陆机《文赋》中提出了“(),()”的要求
- 提出“取境”问题,并认为“取境”有易、难
- 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