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男,36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利1个月入院,诊断为脑出血。入院时患者烦躁、抑郁、沮丧。经抢救和康复治疗后患者生活自理,对未来生活有了信心,并能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患者达到生活自理,对生活充满信心,医务人员做到了()
A、康复治疗,并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科学的态度去影响和指导患者
B、药物治疗
C、手术治疗
D、保健活动
E、预防保健
- 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
- 国际护理学会1973年修订的《国际护士伦
- 人人享受卫生保健是体现()
- 某男患者,23岁,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 对医师是“仁者”最准确的理解是()
- 医生的权利是()
- “医乃仁术”是指()
- 患者,男,36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言
- 目前广泛应用的人类生育控制技术不包括()
- 当代医学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双刃剑”效应是
- 1932年到1972年间,美国研究者随访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
- 由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
- 一对农村夫妇抱着白喉病患儿来医院求治,因
- 某大医院一位眼科博士,因急于为两位病人进
- 坚持唯物史观的学习方法是指()。
- 患者冯某先是食欲不振,后来出现右上腹疼痛
- 1964年第十八届医学大会通过后,197
- 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 出自我国古医书《古今医统》的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