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脑梗死。
-
1.腔隙性脑梗死:是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坏死,好发于基底节区和丘脑区。CT平扫显示为类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晰,直径多在10~15mm,无占位效应,可多发,4周左右形成脑脊液样低密度软化灶(图4-3-21)。增强扫描梗死3天至1个月可发生均匀或不规则斑片状强化,形成软化灶后不再强化。
2.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是指脑的大、中等管径的血管狭窄、闭塞,以大脑中动脉闭塞最常见。CT平扫发病24小时内可不被发现,24小时后显示为低密度区,低密度区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同时累及灰质和白质,其大小和形态与闭塞的血管相关。梗死后2~3周,病灶可呈等密度而不易显示,梗死后期病灶形成囊腔,密度与脑脊液相似(图4-3-22)。此外,梗死后2~15天可因脑水肿出现占位效应,梗死1个月后梗死区周围可出现脑萎缩表现。增强扫描梗死区可出现不均匀强化。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孕40周新生儿,产程中胎心率100~11
- 10岁男孩,因腹泻口服呋喃唑酮(痢特灵)
- 患儿10个月,因高热、呕吐3天,惊厥发作
- 对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效果不好的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新生儿筛查是检查(
- 风疹与麻疹的主要鉴别点是()
- 2岁5个月女孩。出生后患颅内出血,经抢救
- 8个月婴儿,因肺炎住院,住院期间出现腹泻
- 婴儿7个月。发热2d,体温39~40℃,
- 肌钙蛋白(cTn)
- 4个月女婴,因腹泻2周用抗生素治疗无显效
- 男孩,9岁。来自安徽。因发热、头痛2d,
- 下列哪项是ITP脾脏切除的指征()
- 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原则,错误的是()
- 可与β受体激动剂同一装置吸入给药并有互补
- 与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不符的是()
- 16个月女孩,发热3天,体温38~38.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医德意识现象()
- 正常脊柱生理弯曲由什么组成?
- 关于咯血的治疗下面哪项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