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例举历代评论家对谢赫的“气韵生动”一语的发挥与应用。
  • ①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把“气韵生动”说得很神秘,认为是“生而知之”的,“不可能学”的,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
    ②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
    ③元代扬维桢《图绘宝鉴序》
    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虽然与北宋郭若虚有同样的见解,不过,他认为“也有学得处”,只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来,皆为山水传神矣”。即由画家主观的修养发而为客观的表现,做到主客观的统一,也就是画家的气韵、对象的气韵与画上的气韵三者的统一。
    ⑤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
    今天的绘画,仍然强调要有气韵,苟无气韵,即无生命,绝不能成为一幅好作品。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