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祭祀扫墓。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成为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将清明节法定化,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继中俄双方互办“俄语年”和“汉语年”后,
- 一首《梁祝》历经50年不衰。曲作者之一
-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来中国观光,同
- 下列关于教育方式的变革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 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在广州市举行,广东籍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
- 2013年4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
- 随着网络的发展,《秋天不回来》.《香水有
- 2014年1月22日,中国农历龙年春节
- 国家主席习近平十分重视文化传承,2013
- 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
-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
- 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
- (癸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首次由中
- 2005年10月2日《人民日报》载文:经
- 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派
- 下列选项中与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珠算是中华民族
-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
- 201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于4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