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抒情的要求是什么?
-
①要有真情实感
抒情要有真情实感主要基于两条原因:
一是写作之道是为情造文。作者为情所动,文章自出。作者通过文章使感动了自己的情感再去感动别人。这份情必然是发自肺腑的、真切感人的。如果满篇虚情假意,就违背了写作之道,失却了写作的意义;
二是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谋生手段、生理机智、社会活动都有许多共同之处,情感及情感产生的原因大抵相通,在文章中写了真情,人们会因自己生活经验的证实而动心,反之则会令人反感。
②要有个性风采
上边说过,人们感情产生的原因(因外物触发)、感情的种类(七情六欲等)以及人伦天性都大体相通,但这并不排除人们在情感产生的具体细节,情感表现的具体形式以及对外物感触的差异。不同的人毕竟是不同的个体。不同个体之间的个性区别是不言而喻的。抒情要有个性风采,就是要求在抒情上抒出“这一个”。因为这种独特的情感使读者感到新鲜而富有情趣。有经验的作家在情感的抒发上都力求深刻独到,不同于他人。
③要健康向上
人的感情有多种色彩,有明朗的,有晦暗的;有美丽的,有丑陋的;有纯洁的,有污秽的等等。文章在社会上流通,对读者有一定影响的抒情应该是美丽的、纯洁的、积极健康的。只有这样,才能净化别人的灵魂。使美好的情感与高尚的思想一道发挥文章的审美教育作用。如果在文章中抒发那些晦暗的、丑陋的、污秽的、颓废的甚至是低级的情感,就会污染读者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的进步与文明。
④要自然和谐
所谓自然即在需要抒情的时候抒发,所抒之情也是从作者心底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这种真切、自然之情与恰当、自然的文字表达结合在一起使人觉得心思顺畅、适度、舒服,没有任何些微的做作。所谓和谐即所抒之情与表现的主题相协调,与人的处境、心理相协调,感情的格调与文章的格调相统一。一句话,情与人谐、与境谐、与文谐。可以说自然是和谐的根基,和谐是自然的枝杈。抒情自然和谐,文意才能如春雨般滋润人心。
⑤要生动具体
生动具体的东西最感人。生动具体的东西以其流动性、具体性、多姿多彩性、全面性、多方位地影响人的感官,使人产生相应的反映与感奋。生动具体的东西最能引起读者的生活体验、回忆、联想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抒情生动具体了,读者便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文章之情而发生共鸣。
另外,从感情的产生来说,也是因物而生,所以在抒情中就要实行情感的还原。具体图式是:生动具体的事物——使作者产生感情;作者要感动读者,必须用感动了自己的生动具体的事物去感动读者。即:生动具体的物(实)——情(虚)——生动具体的物(实)。
⑥要丰富细腻
抒情要丰富细腻是因为人的内心感受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是无比纷繁微妙、丰富细腻的。人的感情的丰富细腻也正是客观外物丰富复杂的反映。要表现出丰富细腻的情感就要写出情感发生、发展的变化层次,写出情感多样性,写出情感的交织、互融性,写出情感的浓淡的节奏性变化等等。切忌简单化、教条化、概念化、形式化。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写作学是研究文章制作的基本规律及方法的科
- 在西方新闻界,趣味性强、重要性不足的新闻
- 没有结构,便没有文章。
- 注释方式主要有夹注、()和尾注。
- 文学写作的物化阶段就是()的过程。
- 小说写作创造的是()。
- 一种以优美语言非虚构地记叙人事、表达情意
- 散文中的“我”大都是作者本人。
- 我国小说的源头和萌芽是()。
- 学术论文的选题原则是什么?
- 抑扬法、断续法、疏密法、张弛法均可活跃文
- 具体的调查采访的方式有哪些?
- 叙事诗是通过情节和人物来串连的。
- 简述文化修养。
- 简述提炼主题的方法。
- 一则完整的消息,通常是由()、()、()
- 抑扬法可以欲扬先抑,也可以欲抑先扬。
- 称赞、褒扬、赞美先进的事物为基调的杂文是
- 文章写作中,“显”就是浅陋,“隐”就是晦
- 简述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