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析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 (1)土地兼并的激烈。唐代均田制的一个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放宽了对土地买卖的限制。这就为土地兼并大开方便之门。自高宗、武后以来,均田制已被破坏。出现了大量的逃户,史料称“天下户口,逃亡过半。”开元天宝之际,均田制已经面目全非。史称“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
    (2)均田制并未触动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所以隋唐时期均田制的实行是很不彻底的。均田制下,农民的受田原本不足。也是导致均田制迅速瓦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来政府规定:成丁可以受田100亩。但是这只是应授田数量,而不是实受田数额。人多地狭的狭乡,一丁才有30亩。有的才10来亩。这些自耕农的经济都非常脆弱,一遇灾荒,很快就会加入流亡大军。
    (3)人口的自然增长,也使得均田制难以维持下去。唐太宗时期,全国有户300多万,到则天武后时,已翻了一番,有615万户之多,如此之快的人口增值,使得原本有困难的均田制更难以维持下去。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根本不够给新增加的人口授田。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