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疟原虫的血液检查应注意哪些问题?
- 选择合适的采血时机对提高检出率是非常必要的,恶性疟在发作开始时,间日疟、三日疟在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采血为宜。
通常从患者耳垂或指端采血,制成血片,经吉氏或瑞氏染色后镜检找疟原虫。染色后用水缓慢从玻片一端冲洗,让清水流进染液,使沉渣漂浮冲走,勿先倒去染液或直对血膜冲洗。
薄血膜中疟原虫形态完整,被感染红细胞未被破坏,容易识别和鉴别虫种,但原虫密度低时容易漏检;厚血膜原虫较集中,检出率是薄血膜的15~25倍,但制片过程中红细胞溶解,原虫形态有所改变,虫种鉴定较困难,因此,最好在一张玻片上同时制作厚、薄两种血膜。
基层医院可采用溶血离心沉淀法,不需特殊仪器设备,操作简便、快速,可提高检出率。注意区别易与疟原虫混淆的其他杂物,如单个血小板附着于红细胞上,易误认为环状体或发育中的滋养体,成堆的血小板易误认为成熟裂殖体。特别是厚血膜检查时,发现疟原虫后鉴定虫种有困难,应仔细观察薄血膜。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与宫颈癌关系密切的病毒是()
- 男,39岁,有肺结核病史,现患持续性膀胱
- 丝虫病的严重性主要体现在慢性阻塞性病变,
- 肠球菌对庆大霉素产生耐药,其主要机制为(
- DNA酶阳性的菌属是()
- 正常定植于人体各部位的细菌群称为正常菌群
- 我国北方地区无血吸虫病流行。
- 有关细菌内毒素的特点下列错误的是()
- 下列有关结核分枝杆菌说法正确的是()
- 细菌的染色性与细菌的何种物理性状有关()
- 关于质粒,下列叙述哪些不正确()
- 不正确的微生物染色法是()
- 简述纸片扩散法的原理及方法。
- 葡萄球菌A蛋白存在于菌细胞的部位是()
- 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
- 关于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错误的是()
- 在肠杆菌科的细菌鉴定中,如何选用选择性培
- 多用血清凝固器灭菌的培养基是()
- 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细胞内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