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任教六年的李老师回忆道: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以“春游”为题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写了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的有声有色。这个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文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的优秀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身深情并茂地大声朗读者,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语文老师读完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我在后排怯生生的站了起来,全班的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誊写一遍,然后在班里墙壁上开辟了一个作文园地。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里的第一篇范文。由此,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光点。自从那以后,我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周记和日记,并送给老师批改。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一句评语、要么盖上一个“优秀”字样的图案,我非常满足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的日记本已多达五十多本了。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
-
语文老师的做法值得认可。
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虽然李老师中学时是班里最差的学生,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表扬学生、并通过开辟作文园地等活动,使李老师写作文找到了自信,发现了自身的闪光点,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2)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语文老师在对班级情况不了解时对学生的作文作出了正确评价,给予了学生发展的动力,在给学生批改日记和周记时能够给予学生的评价和“优”,正是体现了将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不断帮助学生改进。
2.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李老师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途径激励学生学习动力。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多多轻度智力障碍,但学习积极性很高,喜欢
- 下列符合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是()。
-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以短篇小说创作著称的是()。
-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
-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作品全部出自美国作家之手
- 一位老教师在谈及从教经历的时候,说
- 我本来不是一个爱挑剔的人,更不是一个容易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下列活
- 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它
- 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在学习上存在问题障碍
- 《悭吝人》又名《吝啬鬼》,它所塑造的人物
- ()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 人类的思维可以划分为哪些种类?
- 下列不属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中规定
- 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
- 冯老师进行家访时,总是采取“四多四少”原
- 并非有的运动员有时竞技状态不好。如果上述
-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