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背景干扰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抑制和校正光谱背景?简述用氘灯校正背景吸收的原理。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的背景干扰是由原子化过程中产生的分子吸收和固体微粒产生的光散射引起的干扰。在实际工作中,多采用改变火焰类型、燃助比和调节火焰观测区高度来抑制分子吸收干扰,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选用适当基体改进剂,采用选择性挥发来抑制分子吸收的干扰;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可采用仪器调零吸收法、邻近线校正背景法、氘灯校正背景法和塞曼效应校正背景法等方法来校正背景。氘灯校正背景是采用双光束外光路,氘灯光束为参比光束。氘灯是一种高压氘气气体(D2)放电灯,辐射190~350nm的连续光谱。切光器使入射强度相等的锐线辐射和连续辐射交替地通过原子化吸收区。用锐线光源测定地吸光度值为原子吸收和背景吸收的总吸光度值,而用氘灯测定的吸光度仅为背景吸收值,这是因为连续光谱被基态原子的吸收值相对于总吸光度可以忽略不计。仪器上直接显示出两次测定的吸光度之差,即是经过背景校正后的被测定元素的吸光度值。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当溶液中没有可以在电极上起反应的杂质时,
- 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 已知用原子吸收法测镁时的灵敏度为0.00
- pH玻璃电极
- 请计算在1.9806T的磁场中下列各核
- 简述光学系统及检测系统组成。
- 在液相色谱中,纵向扩散项Hd=B/u较小
- 某光栅光谱仪得光栅刻痕密度为2000mm
- 气相色谱分析法,理论塔板高度与载气流速u
- (原子吸收)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铅含
- 在液相色谱中,为改善分离度并调整出峰时间
- 已知电池:(-)Pt|H2
- 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 某化合物的M为114,(M+1)/M峰强
- 在气相色谱中,为了测定啤酒中的微量硫化物
- 构成电位分析法的化学电池中两电极分别称为
- 质谱法
- 在定量分析中,为什么需要使用参比溶液?有
- 聚酰胺吸附层析是聚酰胺通过分子中的()与
- 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是由于()而造成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