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24岁,1986年2月1日就诊。发热2日,伴咳喘胸闷1日。患者2日前因感冒而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服用速效伤风胶囊后发热反增(T:39.8℃),恶寒消失,汗出,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饮不解渴,次日咳嗽加剧,喘促不宁,咳痰黄稠,时带铁锈色,胸闷胸痛,查其舌红,苔黄,脉滑数,经实验室检查,诊为大叶性肺炎。
-
中医诊断:风温。
证型:邪热壅肺证。
辨证分析:患者感风热病邪,初起邪袭肺卫,因服用伤风胶囊驱风散寒之剂而致表邪化热入里。气分热盛则壮热,汗出,口渴喜冷饮,饮不解渴;邪热壅滞肺气故咳嗽加剧,喘促不宁;肺热气滞,脉络失和则胸闷胸痛;肺热灼津成痰,故咳痰黄稠,甚则肺络受损而呈铁锈色;舌红,苔黄,脉滑数为气分实热之候。
治法:清热宣肺平喘。
主方:麻杏甘石汤加味。
用药: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浙贝母、瓜蒌、郁金、黄芩、鱼腥草。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湿病表里阳虚,风湿俱盛,方选()
- 疏表润燥的代表方剂是()
- 《伤寒论》对服小柴胡汤后病愈的机制是如何
- 试述《金匮要略》对肝虚证的具体治法。
- 填补真阴法的药物配伍特点是()
- 六经病证发病的方式有()
- 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药物组成的不同点是()
- 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认为虚劳的病位主
- 龙火内燔
- 《灵枢·营卫生会》中所说的"人有两死"是
- 古代称"流行"为"天行"或"时行"。
- 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关系是()
- 泻心汤与柏叶汤均治呕血,但前方功效为()
- 原文281条"少阴之为病,()()"。
- 《金匮要略》痰饮病的主脉为()
- 温邪的特点是()
- 湿热兼有胃中宿滞夹秽浊郁伏多见()
- 奔豚汤中包含的治法有()
- 热瘴的治疗用方()
- 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