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39岁,农民。既往体健7月2日来诊,腹泻2天就诊,为水样便带少量黏液,量多,日十余次,相继呕吐数次。无发热、无腹痛。腓肠肌痉挛。体检:体温36.8℃,神志清,皮肤弹性差,脉细数,血压70/30mmHg。化验检查:大便镜检白细胞0~2/HP,血白细胞计数16×109/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12,单核细胞0.10。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菌痢
B、急性肠炎
C、细菌性食物中毒
D、霍乱
E、轮状病毒感染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钩体病感染后可获得的免疫力为()
- 洪水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 下列哪种是引起恶性疟疾发作不规则的主要原
- 男,33岁,持续发热10天。体检:精神萎
- 关于传染病流行病学资料,下列不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隐性感染的描述,错误的是()
- 在感染中,标志近期感染的抗体是()
- 虱传回归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下列各项,不属重症肝炎继发感染常见部位的
- 莱姆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 钩体病的传播途径是()
- 感染后不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是()
- 某传染病在某地发病率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水平
- 男,37岁,既往健康。7天前无明确诱因出
- 乙型脑炎三大严重症状是()
- 关于病原携带状态,下列不正确的是()
- 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具有的改变是()
- 回归热可累及机体多个脏器,但受累最重的器
- 霍乱病人最早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 乙型肝炎潜伏期平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