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是人民权益彰显的十年。国家赔偿法的修订,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探索,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平权”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切实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对上述材料的主旨最恰当的概括是()。
A、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充分当家作主
B、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C、政府广纳民意,民主科学决策
D、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温家
-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 伏尔泰说: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
- 某村在网上开办的“村民博客”不仅方便了村
- 我国的选举方式有哪些?
- 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
- 我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首次出现了3名
- 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 民主决策在村民自治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
- “村官有‘问题’,村民可投罢免票”。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正式实施近
- 民主制度是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
- 我国至今已制定了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
- 有人认为:在我国,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就
- 关于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以下说法正确的
- “人肉搜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众人通过各种
- 浙江省作为外来人口大省,外来工子女众多
-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两者不
- 2010年7月28日,深圳市公、检、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