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和浪漫主义相比,现实主义的特征是什么?
  • 流行于18世纪至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潮流,其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的共同趋向是理想主义精神,它按照自己的愿望,偏重于主观理想的表达和主观情感的抒发。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不同,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文学观念方面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精神要求直面人生,不回避现实,无论现实是美好还是丑恶。司汤达也曾有关于二个作品好像二面镜子的比喻,但它与雨果的比喻不同,这面镜子只是如实映现对象:一路上,它既可以照见蓝色的天空,也可以照见路边的泥塘。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文学创作观念上主张再现,巴尔扎克说:“我收罗了许多事实,又以热情为元素,将这些事实如实地描写出来。”他自称“法国社会将要做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
    在艺术形象的构思上,现实主义主张按照客观世界固有的面貌,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真实地、逼真地反映客观生活,描写生活中已经存在的和可能存在的事实。也就是说创作者对于形象表现的态度是客观的,他精细地观察,力图客观地再现,而不添加自己的脱离于对象的意志,达到追求真实的目的。持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作家往往花费极大精力研究所写事件、人物所处的文化历史情景,列夫·托尔斯泰为写作《战争与和平》就是如此,他曾阅读了难以数计的历史著述和资料,并亲自考察过战场遗迹。遵循生活本身的逻辑,真实地再现生活,甚至可以使作家的观念在它面前退却。如巴尔扎克在他的创作中甚至违反了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写出社会生活的真实。当然,这种对真实、客观性的要求也并不是说作家头脑中、作品中无须理想、无须爱憎,只是这些主观的理想、情感不像浪漫主义那样直接抒发,强烈表露,而是要隐藏在作品真实具体的描述中,通过叙述过程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也就像福楼拜所说的:“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里面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自然里面露面一样。”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