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王士禛神韵说的内涵。
-
(1)其中心就是诗歌的审美表现方式问题。主张诗歌创作在表现审美对象时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诗人对主体的情感不要直接陈述出来,对景物也不要作全面精细描绘,应像画龙只画一鳞一爪,画山水只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但透过这一鳞一爪、天外数峰,却能表现整体的面貌,如镜中之月、水中之花,可具体感知,而又不可捉摸。
(2)在情感和物象之间,王土禛认为物象应为表现情感服务,物象可以超越特定的时空,可以不符合现实自然的真实,王维可以画雪中芭蕉,正是如此,王土禛称这是‚兴会神到‛,这是诗之所以为诗的原因。
(3)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他引孔天允论诗的话说‚诗以达性,然以清远为尚。‛清,指的是一种超脱尘俗的情怀。这种情怀最适宜于用山水诗来体现。远,有玄远之意,也是一种超越的精神,这种精神也适合于寄托在山水诗中。清偏向于景物之描绘;远偏重于感情之抒发。王土禛认为达到这种境界就可称之为‚妙悟‛,就是把握了诗歌艺术的真谛,达到了艺术的彼岸。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庄子的得意忘言说。
-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
- 试述“虚静”说
- 试述诗歌的评价标准,严羽提出的“入神”或
- 唐代刘禹锡在《董氏武菱集纪》中最有贡献的
- 言不尽意
- 试述韩愈提出的以古为法,“非三代两汉之书
- 谈谈谢榛情景说的内涵。
- 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遗言也
- 试述“发愤著书”说
- 教材认为《文心雕龙》之后理论性和体系性最
- 司马迁通过分析屈原及其《离骚》的特点,揭
- 简述滋味论。
- 简述钟嵘的直寻说揭示了诗歌创作中艺术思维
- 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叙》中
- (《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 李贽对文学理论批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
- 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原道》
-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及价值。&
- 《庄子》